說起無人機,大伙已經見怪不怪了,日常生活中不涉及特定行業的話,主要用來航拍,拍山頂海面之類人走不了的地方。
視頻來源網絡▲
難道...無人機真就只是個拍照工具嗎?
本月初,一則#景區用無人機為寶寶送紙尿褲#的新聞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大家除了點贊景區服務周到外,更多的是感嘆高科技帶來的便利,認為無人機太厲害,又多了一個用途。
甚至有網友發文求問:這種無人機送貨的服務能不能快點普及開來,不用人工,送貨上門更方便更快了!
其實吧,無人機送貨早就不是啥新鮮玩意?,F在,就帶大家開開眼!
早在2013年,亞馬遜就率先出手開發無人機送貨服務Prime Air,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在30分鐘內將單個包裹送達客戶手中。2019年,亞馬遜首次推出最新款送貨無人機,能在半小時內將5磅包裹運送至顧客手中,且該無人機能夠連續飛行15公里。這個新奇小玩意兒,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
自項目成立,亞馬遜在數百名科學家、工程師、航空航天專業人士和未來學家組成的團隊努力下,不間斷地通過設計、制造和測試,迭代更新了多款無人機,推動無人機的完善,努力實現“無人機送貨到家”的夢想。
這不,今年亞馬遜又要搞事情。近日,有消息傳出,亞馬遜正在開發一架更好的送貨無人機——MK30,該無人機不僅更輕更小,更安靜,續航更強,而且還能適應更多天氣環境,在高溫和小雨下飛行。
可以說,實用性大大加強!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該送貨無人機將于2024年投入使用。老實說,天上飛,水中游的無人機見過不少,但像這樣腳踏實地“干活”的,還是第一次見。難怪連網友都感嘆,這才是真正的科技與狠活啊。
開頭提到過,亞馬遜對送貨無人機的要求是30分鐘內抵達,這考驗的不僅是其飛行的速度和續航,還有無人機自身重量。這就像飛機一樣道理,重量越輕,平飛所需速度就越小。?之前亞馬遜開發的MK27-2 無人機,體型就過于龐大,稍顯累贅。
而新無人機MK30 ,將比MK27-2無人機更輕更小,機身簡化了很多設計,留下關鍵部件,中間有一個類似貨箱的設置,猜測是裝物品的區域;四周有6個螺旋槳提供動力和保持平衡,螺旋槳經過重新定制,能減少45%的噪音。
功能方面,新款無人機與前代MK27-2 無人機相同,可垂直飛到數百英尺的空中,自主機動和降落,并能運送重達5磅(約 2270 克)的包裹。雖然沒有特別能裝,但受限于無人機自身體積限制,物品夠小,才能裝進攜帶的貨箱。
另外,亞馬遜還開發了一種專用人工智能感知和躲避系統,使得MK30可以飛行更遠距離,同時安全而準確地避開其他飛機、人、動物和障礙物。當無人機的傳感器檢測到一定半徑內的物體時,會自動改變航向,并在下降到可以卸下包裹的高度時,檢查周圍的空間是否凈空。
值得一提的是,該無人機在上代基礎上改進了機身材料,能適應更多天氣,例如高溫和小雨等較為復雜的環境,依舊保持飛行。
考慮到現實中各種突發情況,MK30未來將通過聯邦航空管理局等國家航空航天機構的嚴格評估,以證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該送貨無人機仍處于原型測試階段,產品自身要經過嚴格考驗,方可上路,一切為時尚早。亞馬遜也直言,該送貨無人機最快要2年后投入使用。
雖然MK30暫時見不到,但亞馬遜這些年在送貨無人機上投入頗大,不少產品都已經當上了“快遞員”。
今年下半年,美國航空先驅Weldon B. Cooke的故鄉—— 加利福尼亞州洛克福德地區,迎來了亞馬遜首批Prime Air無人機配送服務。不到60分鐘時間里,Prime Air無人機攜帶5磅以內的包裹,安全可靠地避讓開其他飛機、人員、寵物和障礙物,一路暢通無阻從天而降,妥善交付給客戶后安全返回基地,圓滿完成任務。
喝杯咖啡的功夫,網購“半日達”的夢想就實現了,簡直酷斃了!
說起來,亞馬遜Prime Air無人機從推出到現在,超過六年時間。2019年,亞馬遜就發布了最新版本,它有六個螺旋槳,動力強勁,能垂直起飛和著陸,靈活自如;同時它的傾斜式設計,讓起飛和著陸更方便,需要遞送的包裹擱在機身的中間位置十分穩妥。而從今年“試上崗”來看,Prime Air無人機能力有目共睹。
上個月,亞馬遜也宣布今年年底之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克福德小鎮使用MK27-2無人機投遞商品。只要通過亞馬遜下單的符合Prime Air標準的商品,都在送貨范疇。
不完全統計,亞馬遜至今已經制造了20多架Prime Air無人機原型機。該公司也制定了一整套送貨流程,包裹在中心的方形吊艙中被運送出去,無人機被設計在一英尺或兩英尺的范圍內進行包裹投放,精準投放到標記的特定地點。
一般來說,最新的無人機都要經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等航空航天部門評估后,才能正式飛行。不過早在2020年,聯邦航空局已經授權亞馬遜作為航空公司運營,通過無人機遞送小包裹。嗯,合法持證上崗。
有了無人機加入,亞馬遜的配送體系將正式進入“海陸空”時代。最重要的是,無人機配送不需要配備操縱員,真正實現了無人駕駛。但目前有消息傳出,亞馬遜設備部門正面臨著數十億美元的運營虧損,該公司正在尋找削減成本的方案,或放緩其受歡迎的Alexa人工智能助手的新功能開發。
總之,?Prime Air項目作為亞馬遜商業化運營的重要一步,自然是不會放棄的。話說回來,不止亞馬遜,國內也很早就開始了無人機配送,最早在2015年由圓通打破,而后京東緊隨。
2016年6月,京東在宿遷完成了首單無人機配送。后來在實現西安和宿遷等地方實現常態運營后,可以說京東無人機技術和物流配送經驗,在國內走在了前列。
由此可見,無人機在配送方面大有可為。想象一下,未來可以更少地使用卡車來運輸貨物,不僅減少了污染,也緩解了交通擁堵。甚至有一天站在陽臺上,就可以收到自己點的外賣,是不是還挺有趣。
但回歸現實,這種送貨無人機仍在測試階段,在大規模推廣前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包括顧客隱私保護和運輸安全,有可能會干擾到其他低空使用者,例如撒播農藥的農民。萬一它們在火災區和機場飛行時,不受控制到處亂飛,也會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還有一點,國內無人機配送貨物的區域主要是城市,而城市中眾多的人口和密集的高樓,也增加了無人機配送難度。再則,送貨無人機批量使用后,還要防止空中相撞,這些都要提前考慮。
總之,未來送貨無人機的成功落地,需要無數次測試積累和完善。而受政策、技術、市場等各種因素影響,國內送貨無人機短期內難以實現大范圍商用。咱們就且看,亞馬遜能在國際上玩出什么花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