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技術驅動創新、創新締造未來的時代。11月4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2(HDC 2022)在東莞松山湖開幕。作為一個與蘋果WWDC和谷歌I/O大會同等量級的頂級科技盛會,這屆HDC大會上,華為給科技迷和開發者們獻上了一場令人贊嘆的“創新大秀”:高精度地圖、智慧搜索、HDR Vivid、Audio Vivid、高擬真歌聲合成...... 背后正是依托了華為獨樹一幟的分布式能力、原子化服務、覆蓋全場景的AI能力、領先的地圖技術、精湛的音視頻技術等。它們集結在一起,形成了加速創新的飛輪。
可以看到,這些燦若繁花的創新體驗,覆蓋了智慧出行、影音娛樂、智慧辦公、智能家居等眾多領域,且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不同圈層受眾的差異化需求,構建了一幅“創新照見未來”的宏大圖景。
回歸初心來看,鴻蒙系統的邏輯不是再造一個iOS或安卓,而是創造一個面向萬物智聯世界的跨終端操作系統。在此過程中,華為通過不斷匯聚開發者及合作伙伴的力量,構建了一個包容、開放、健康、綠色的鴻蒙生態。持續創新,是鴻蒙不斷進擊的動力;而硬核技術,則是創新背后不變的底色。
硬核技術加持,奠定HDC 2022創新秀根基
眾所周知,華為的開放理念就是把技術、基礎設施、經驗等做成標準和服務,開放給開發者和伙伴,讓他們更容易加入到鴻蒙生態中,站在高起點的平臺創新和開辟商業新機會。而這份底氣,正是源于華為強大的技術優勢,以及基于強大技術優勢的社會責任感。
拿革命性的原子化服務來說,通過一個“無處不在”的萬能卡片,解決了移動場景中多應用、多設備、多入口的痛點。各類服務可以以卡片的形式直接添加到桌面,也可以基于用戶身處的不同場景,通過負一屏、小藝語音、小藝建議等極具人性化的方式,讓多樣化的服務以最合適的方式主動推薦給用戶,如智慧導游、智慧參觀、智慧搜索、停車位置提醒、健康碼、附近的核酸檢測等。
更值得稱道的是,鴻蒙萬能卡片這些“神操作”,不僅能在HarmonyOS設備上實現,還可基于同一個華為帳號在不同的鴻蒙設備上使用,且自動適配不同終端設備,帶來即用即走、易于分享的智慧體驗。而對于開發者而言,由于代碼共享的特性,無需重復開發,即可將內容便捷呈現在卡片中,極大降低了開發的成本。新浪移動CEO、微博COO王巍在現場分享了基于原子化服務的創新成果以及鴻蒙系統對生態伙伴的創新價值。支付寶也加入鴻蒙生態,提供更多原子化服務卡片讓消費者更直接使用所需服務。
對于華為來說,超級終端代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便捷與生產力;萬能卡片及其背后的原子化服務能力,則代表著不同于APP、小程序等的全新發展方向,是對這些信息入口的一次重大革新。通過強大的分布式能力,鴻蒙能夠將更多的設備無縫協同起來,硬件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互助的集體。
如果說原子化服務只是華為革新用戶體驗的“開胃菜”,那么其在AI領域的全場景智慧,則稱得上是硬核科技中的“豐盛大餐”。經過三年沉淀,如今的鴻蒙已構建出了完整的AI基礎軟硬件平臺。
本屆HDC大會上,我們看到了華為AI在視頻剪輯、閱讀、資訊瀏覽、搜索、語音助手等場景中的創新落地。例如,得益于強大的AI能力,花瓣剪輯APP可實現智能提取精彩瞬間、一件剪輯快速成片,讓普通人也能輕松上手剪輯精美視頻,而且HMS Core視頻編輯服務已面向開發者開放這項技術;依托華為Mind Spore神經網格易購并行技術的高擬真歌聲合成,可以實現AI自然人聲演唱,音頻處理速度提升了30%以上;在HarmonyOS智能座艙,小藝將支持5項連續指令的執行,通過語義單元識別模型,小藝理解準、執行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推出了全球首個多語種權威知識檢索生成模型——WebBrain,可以運用主題相關性檢索技術、多源信息融合生成技術、以及智能事實核驗技術,讓用戶的檢索體驗更為高效、高質。
事實上,本屆HDC大會向外界展現的硬核技術,遠遠不止上述這些。在出行場景、音視頻領域,華為全新推出了3D實景地圖、未來高清空間音頻體驗將“上車”AITO問界。華為以超強的技術實力,為我們呈現出了鴻蒙生態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人應接不暇。
三年技術沉淀,煉成最具生命力生態底座
在本屆HDC大會上,筆者最大的感觸是,經過三年潛心積累的華為鴻蒙,正在迎來創新質變。同時,依托華為1+8+N的全場景戰略,鴻蒙生態已強勢躋身全球三大移動應用生態之列,構建出了最具生命力的生態底座。
一直以來,華為都不吝于在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投入。10月31日,華為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華為研發費用達1105.81億元,同比增加82.41億元。而放眼近十年來,華為累計研發投入更是突破了8450億元,每年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都超過200億元。正是源自對自主研發的不懈投入和執著堅守,以及開發者及合作伙伴的持續加入和助力,才有了一個更加包容、開放、創新、綠色的鴻蒙生態。
蓬勃發展的鴻蒙,以燦若繁花的創新體驗和無處不在的技術底色,一方面打造出了一個一個能帶來全場景智慧的技術底座,助推了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另一方面還全面降低了技術研發的門檻,與更多開發者和合作伙伴共享共贏,一起用創新照見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